每经评论员杜恒峰
过去20年,于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快速闪过的片段,但如果以社会变化的剧烈程度为标尺,那这个片段将扩展为一部厚重的篇章。
我们见证了中国“入世”后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,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由此被重构,全球化步入前所未有的顶峰;我们也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,见识了所谓金融工具创新的巨大破坏力,全球金融监管、货币政策执行迈入未知水域;人类需求的急剧增长,让气候问题从担忧变成了现实,当极端高温、风暴、洪水从百年一遇变成十年一遇甚至年年相遇,气候危机不可逆的风险已渐行渐近;和平仍然是世界主旋律,但从中东荒芜的沙漠,到非洲炽热的草原,再到俄乌两国,战火一直在燃烧,且战争烈度越来越大;我们还经历了罕见的全球新冠疫情,病毒不分国界的肆虐,让我们更深切明白了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含义和分量。
过去20年,发展仍然是最重要的主题。以计算机、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,将人类生产生活全面地映射到了比特世界,这不但重组了生产关系,重新定义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,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还催生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,人类已站在通用人工智能的门口。人工智能固然耀眼,但生命科学的进展足以与之争辉,mRNA疫苗技术的快速应用为扑灭新冠疫情作出贡献,GLP-1药物为曾经看似无解的肥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,就连病理尚未完全清楚的阿尔茨海默症,也已经实现了新药的突破。
新的产业在崛起,旧的产业也在被颠覆,电动汽车异军突起,已经100多年没有实质变化的内燃机汽车产业正在艰难应对电动化、智能化的转型;太阳能、风能等新能源实现了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成本超越,全球能源转型已势不可挡。
过去20年,国际社会先是聚拢后又走向分散。个别大国维护自身地位,意图改写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,由此引发的资本、人力、产业链调整已然成势,而战争和新冠疫情引发的供应中断,则是加速了这一进程;科技实力是国家最重要的硬实力,对科技领导能力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,自主可控成为共识。
与此同时,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国际分工并未中断,经济区域化仍在深化,更高规格的国际贸易协议仍在扩容,全球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,全球分工才是最有效的分工,这仍然是企业界的共识。
站在20年之前,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是如此一个波澜壮阔、充满机会和挑战的20年。
未来20年又会是怎样?同样没有人能说清楚答案,但这也正是未来的美好之处——充满悬念,让人忐忑,却又让人满怀希望。
未来20年的图景很大,只截取其中的一小块,便已足够精彩。
在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创刊20周年之际,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、学者、教授等,从他们的视角,为我们呈现未来20年可能的图景,这些内容覆盖6G、长时储能、AI应用等前沿科学技术,也覆盖经济转型、企业出海、绿色发展等热点焦点问题。希望他们带来的“真知灼见”,让大家能洞见更美好的下一个20年。